全力推动项目建设 力促固定资产投资“开门红”
32px
22px
18px
- 12px
- 14px
- 16px
- 18px
- 20px
- 22px
- 24px
- 26px
- 28px
- 30px
- 32px
- 34px
- 36px
- 38px
- 40px
- 42px
- 44px
- 46px
- 48px
- 50px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为“十四五”良好开局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特殊而重大。按照全市项目工作实现“开门红、全年旺”要求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实行项目建设现场推进机制。紧盯目标任务、坚持问题导向,超前谋划、精准发力,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项目建设和投资增长的影响。对列入清单管理的一季度开复工项目逐个进行梳理,提前做好项目审批、用地、资金、施工组织等要素保障,确保按期开工建设。从2月份开始,市政府组织力量,逐县区现场办公,分析研究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问题,全力抓项目开工复工,力促一季度“开门红”,并对全年重点投资项目进展做出安排。
(二)强化市列重点项目协调抓促责任制。60个市列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365.9亿元,推进工作由市委书记、市长负总责,市政府各副市长为责任领导,负责分管领域项目的全过程推进落实。责任单位牵头制定项目推进方案,细化分解工作任务,排出时间进度表,按计划统筹推进,确保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一季度该实施方案将以市委、市政府文件印发执行,各县(区)在此基础上,制定县(区)重点项目包抓方案。市县(区)分层分类推进,为投资增长提供坚强支持。
(三)细化投资项目调度机制。投资项目建立清单管理模式和调度机制,实行月监测预测、季分析调度,每月25日前,各县区、市直行业部门逐项目实地核查,将项目形象进度、完成投资、入库情况报市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市发改委、市统计局每月对重点投资项目完成情况、项目库储备情况进行分析,查找差距和问题,每季度末形成分析报告,提出工作建议。市政府常务会每季度分析研判,调度安排,及时研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进项目建设。
(四)完善项目建设督查考评机制。市政府办公室统筹督查安排,各县区、市直行业主管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跟踪、谁督查”的原则,不定期对项目建设进行督查,对发现的问题,要逐一提出解决方案,跟踪督办落实。将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列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的主要指标,完成市列计划目标作为奖励的先决条件。
(五)建立投资项目储备和推介机制。遵循“干着今年、想着明年、备着后年”的思路,既着眼当年投资稳定增长,又考虑长远经济稳定发展,按照近期(完成前期项目)、中期(开展前期项目)、远期(研究谋划项目),分层次不断充实完善全市投资项目储备库,确保支撑当年全市投资增长,为“十四五”时期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压舱石”。通过储备库梳理覆盖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的项目清单,在积极争取国省投资的同时,向银保监部门、金融机构和重点企业进行全方面宣传推介,争取更多项目纳入支持范围。
(六)落实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会商制度。认真贯彻落实《统计法》,注重做好固定资产入库统计和数据报送工作,统计部门指导项目主业严格按照统计要求完善入库资料,做到应报尽报,应统尽统,避免项目建设形成实物量,但因数据报送不符合统计要求,造成核减等问题。完善部门联席会商机制,加强各行业主管部门与统计部门的沟通联系,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确保经济数据真实反映发展情况。
(七)完善项目建设各项支持措施。落实市政府下发的《庆阳市贯彻落实〈甘肃省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等5个实施方案〉实施细则》(庆政办发[2019]67号),简化审批手续,提早开工建设;利用“四百机制”落实机遇,通过对上衔接争取、“银政企担”协调沟通平台、建立企业帮扶机制等措施,解决项目资金短缺问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重大产业项目建设。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