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发展改革委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全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32px
22px
18px
- 12px
- 14px
- 16px
- 18px
- 20px
- 22px
- 24px
- 26px
- 28px
- 30px
- 32px
- 34px
- 36px
- 38px
- 40px
- 42px
- 44px
- 46px
- 48px
- 50px
科学制定贯彻落实方案。全面深入贯彻国、省决策部署,结合市情实际,相继制定出台了《庆阳市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实施方案》《庆阳市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2020年工作要点》《新时代庆阳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文化枢纽技术信息生态“五个制高点”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明确发展思路,确定发展重点。
稳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围绕国家公共卫生设施、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市政设施、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交通基础设施等领域,共梳理申报项目375个,申请投资193.48亿元。银西高铁、庆阳站站房和站前广场,甜永高速公路和市区应急水源工程进展顺利,海绵城市试点项目进度明显加快。华能陇东能源基地建设项目取得积极进展,正宁电厂二期4×100万千瓦工程勘察设计完成招标,新能源600万千瓦示范项目可研报告通过审查。核桃峪煤矿6月份可实现联合试运转。依托中盛、圣农、正大、东方希望和海升等龙头企业实施的1000万只肉羊、1.2亿羽肉鸡、200万头生猪和100多万亩苹果产业化项目正在顺利推进。
持续激发消费潜力。认真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实施意见和行动计划》,制定了“1+8”(关于进一步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实施方案和农村村组道路、城乡燃气、农村电网、全市水网、冷链物流、老旧小区改造、重大物资储备、5G建设等8个专项实施方案)和“1+6+8”(“一个消费品牌季”,农特产品、文旅餐宿、房地产、汽车及工业品、成品油、线上线下营销“六类消费子方案”和八县区方案)消费方案,通过聚焦投资、优化供给、创新金融、完善设施、提振信心、改善环境六条路径,以及投资带动消费、文化旅游提质增效、千企万店让利促销、消费扶贫深化拓展、商品消费扩容提质、夜间消费培育升级、信息消费提速、服务消费壮大八大行动,进一步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快速推进十大生态产业。召开十大生态产业发展推进会议,对2020年工作进行了再安排、再部署。制定印发《庆阳市发展十大生态产业2020年实施方案》,明确2020年全市十大生态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分产业、分县(区)目标,重点发展4个优势型产业,扶持发展2个潜力型产业,带动发展3个成长型产业,确保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8%。至4月底,重大带动性工程已开工复工17个,完成投资5.21亿元;梳理重点项目94个,完成投资5.22亿元。
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全面建成运行,实现省、市、县(区)三级纵向联通和市、县(区)两级部门政务外网全联通,实现网上受理、并联审批、网上监管。社会信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全面推进,建成市级联合奖惩大数据平台,政府、社会共同参与的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不断完善。印发了《关于阶段性降低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通知》,降低工商业用气成本;严格落实省上到户电价按95%结算、两部制电价等优惠政策,申报53户符合产业、环保政策的电力用户参与全省直购电交易,降低企业用电成本。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