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长者专区>发改动态>详细内容

   坚持统筹谋划 突出服务平台建设 ——宁县“双创”工作整体推进 

来源: 2020.09.23
字体:

32px

22px

18px

  • 12px
  • 14px
  • 16px
  • 18px
  • 20px
  • 22px
  • 24px
  • 26px
  • 28px
  • 30px
  • 32px
  • 34px
  • 36px
  • 38px
  • 40px
  • 42px
  • 44px
  • 46px
  • 48px
  • 50px

 

今年以来,宁县“双创”工作坚持统筹谋划、多方配合、整体推进,通过强化政策引导、建立融资机制、突出平台建设,“双创”工作深入开展,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创新培训手段,为“双创”打造智力支撑。全面整合培训资源,提高培训质量。充分发挥就业创业培训指导中心培训主体作用,开展多层次、多形式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根据创业者的自身需求,坚持打造培训特色,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开展创业培训和项目开发培训,今年共培训创业人员300名。二是建立扶持机制,为“双创”提供金融保障。实施财政“投”,不断拓宽资金渠道,为1555名创业担保贷款人员落实中央及省级财政贴息资金1247.83万元,为积极扶持各类人员创业工作提供了资金保障。实施政策“补”。认真落实各项补贴政策,积极开展创业服务,扶持创业主体,今年争取到省级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补贴35万元,对7户创业典型分别给予扶持。三是提升融资机制,担保贷款促“双创”。采用“三扩大两简化一灵活”工作法(“三扩大”即扩大扶持范围、扩大贷款额度、扩大反担保方式。“两简化”即简化贷款资料、简化贷款程序。“一灵活”即实施灵活的贷款期限),发挥创业担保贷款,积极促进创业就业。截至目前,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319.25万元,扶持创业3048人。四是鼓励全民创业,为“双创”营造良好氛围。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各种媒体,切实搞好宣传,动员各界创业成功人士参与到活动中来。今年共征集典型创业事例10篇,并推荐“庆阳大甲科技有限公司山泉水厂”参加了“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

通过财政投入、招商引资、启动民资等形式,加大投入,加快进度,全力推进县城、工业集中区和重点小城镇建设,积极打造创业孵化园、电子商务平台、“互联网+”等创业载体,真正形成大众创业、带动就业,良性互动、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让“双创”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截至目前,全县新增民营企业637户、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04户、新增个体工商户3057户,组织创业意识培训300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55笔23192.5万元,新增创业带动就业人数达到304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