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长者专区>发改动态>详细内容

统筹发力抓建设  精准施策促就业

来源:区域发展科 2022.12.06
字体:

32px

22px

18px

  • 12px
  • 14px
  • 16px
  • 18px
  • 20px
  • 22px
  • 24px
  • 26px
  • 28px
  • 30px
  • 32px
  • 34px
  • 36px
  • 38px
  • 40px
  • 42px
  • 44px
  • 46px
  • 48px
  • 50px

      “十四五”以来,合水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工代赈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十四五”以工代赈工作方案》及省、市相关工作要求,坚持“务工是手段、赈济是目的”“就业带着项目走、资金跟着项目走”原则,研究谋划储备和遴选了一批以工代赈项目,扎实做好项目前置性审查,科学合理编制项目建设计划,切实发挥好以工代赈项目带动农村群众就业增收的功能作用。

       一是领导重视是前提。坚持从项目谋划、设计、施工、管理等各环节提高标准、加强指导、严格监督,切实建设高质量项目,成立了由政府常务副县长任组长的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项目规划设计亲自现场踏勘,项目建设施工亲自现场督查,劳务报酬发放亲自过问抽查,实现了以工代赈项目全过程规范实施。同时,严格落实项目验收的各项要求,坚决防止重争取、重建设、轻管理、轻赈济的现象发生,坚决守好“赈”的初心,以工代赈效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二是公告公示是关键。紧盯项目各重要时间节点,全方位公告公示,计划下达后,将资金落实到具体项目,对项目批复文件、投资规模、劳务报酬发放等内容,通过县政府门户网站公示;项目建设时,对群众务工信息、劳务报酬标准等信息在乡、村两级公开栏再次公示;工程竣工后,县发改局提供统一模板,建设单位将内容规模、资金来源、责任主体、监管单位等信息,设立了永久性公示牌进行公示。

       三是项目建设是保障。2021—2022年,合水县实施以工代赈项目3个,其中实施产业化道路6.1公里,硬化群众入户路45096平方米,并由县发改局监督,乡镇组织施工企业通过现场发放现金的方式,发放劳务报酬200多万元;这些以工代赈项目的实施,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也为群众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也更加坚定了发改部门积极落实以工代赈政策的初心,充分发挥“赈”的功能作用,更进一步地夯实乡村基础设施发展,创造了大批就业岗位,显著增强农业产业的发展后劲,从而有效应对新冠疫情带给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冲击,激发农民自主发展的内生动力,使以工代赈的效能和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为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