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政协庆阳市委员会五届二次会议第196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巩晓鸣委员:
十分感谢您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的支持和关心。您在政协庆阳市委员会五届二次会议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大“强县域”措施完善,助推庆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2022年,全市上下按照“工业主导、农业支撑、产城融合、一县一业、做大做强”的工作思路,以强县域行动为抓手,深入开展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和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建设,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千帆竞发勇者胜、百舸争流奋楫先”的生动局面,经济规模突破千亿元,达到1022.26亿元,较上年增长15%,为陇东南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做出庆阳贡献,华池、镇原两县获得“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县”殊荣,省上各奖励5000万元资金。西峰区突破300亿元;环县、华池县突破150亿元;庆城县、镇原县2个县区突破100亿元;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过百亿的县域达到5个,占比达到62.5%,超过全省26个百分点。
针对您提出的5个问题,重点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强化政策设计,指明发展道路
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强县域”行动后,市委市政府立即召开强县域工作研讨会,学习贯彻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分析市情和县情,进一步统一思想、解放思想,明确“工业主导、农业支撑、产城融合、一县一业、做大做强”的强县域总体思路,找准定位、确定赛道,激发县域发展内生动力,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市县域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达到7%,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西峰地区生产总值超过400亿元,环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0亿元,其他6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亿元以上。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研究提出5方面25项重点工作,以强县域行动实施方案总揽全局,以县城的城镇化建设和开发区高质量发展2个主要抓手,以“四个清单”每季度调度“强县域”行动工作进展,逐步建立了“1+2+4”的强县域行动政策体系,(“1”即:《庆阳市强县域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2”即:《庆阳市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大力实施强县域行动实施方案》《关于推进全市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2022-2025年)》,“4”即:关于印发庆阳市强县域行动“四个清单”的通知),全程保障县域经济争先进位、再创佳绩。
二、树立鲜明导向,激发内生动力
为激发各县区县域经济发展动能,采取资金奖励、要素保障、考核评价三管齐下的方式,激发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市上对排名进入全省“10个县域发展强县“10个先进县”和“10个进步县”序列的县域,以市委、市政府名义颁发荣誉奖牌,予以表彰,并自2023年开始,市财政将每年预算安排专项资金,对获得省上奖励的县(区),市政府在省上奖励的基础上,给予双倍奖励,重点支持产业园区建设和培育主导产业发展等。同时,对连续2年位列综合评价后3位、分类评价后1位、综合排名下降幅度大的2个县(区)进行约谈提醒。评价结果作为评定县(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等次、干部选拔任用、激励约束的重要依据,激励各级干部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上大展身手。
三、加强项目谋划,赋予发展动能
聚焦稳住经济一揽子支持政策,充分挖掘国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释放的政策红利,储备基础设施领域项目524个,总投资6456亿元;申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备选项目164个,基金需求297亿元。落实中央预算内投资12.5亿元,为近十年最高水平;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1.7亿元,较去年增长57.3%;投放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基金)44.2亿元,占全省总盘子的五分之一,资金额度居全省第一;国家反馈中长期贷款项目17个,融资需求11.87亿元。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45个,较上年增加41个,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3%,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7%,为县域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建立“四个清单”,调度发展进度
为及时研判县域发展状况,研究提出市级层面支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任务清单、问题清单、支持清单和指标清单,按照“一季度一调度、一季度一总结、一季度一反馈”的原则,召开全市强县域行动座谈会议1次,调度全市县域经济3次,督促市县两级聚焦强县域行动发挥主观能动性,攻坚县域发展存在的疑难杂症。支持清单,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项目、资金、用地等方面提供支持和保障;任务清单,将强县域行动重点任务进行分解,明确责任部门,督促有关部门按要求完成年度目标任务;问题清单,将县(区)在推进强县域行动中存在的难点、堵点,汇总梳理分解至各责任部门办理;指标清单,将县域经济综合评价涉及的经济发展、创新驱动、城乡融合、绿色生态、风险防控5大类28项评价指标。任务清单明确“十四五”总体目标和年度任务,指标清单便于县区每季度掌握自身发展位次,问题清单帮助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市县协调解决,支持清单则是市直单位支持县区发展的强大助力,四个清单相互支撑、相互印证、共同促进,保证县(区)始终沿着既定方向不断增强经济实力。
五、给予政策支持,供给发展要素
财税方面,调整现行市县财政体制,将新引进企业缴纳增值税市级分享部分全部让利县区。县区级税收按属地化原则征收,除市级6户企业固定税源外,市级不参与分享县区级任何收入。同时,将长庆油田之外的油田企业在原油开采阶段实现的税费地方留成部分,全部留归县区。非税收入按照隶属关系和收费政策属于市以下的收入全部缴入县级金库,由县级管理使用。金融方面,充分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支持工具作用,使用支农支小再贷款9.23亿元,撬动法人银行新发放贷款18.5亿元,为企业发放信用贷款106.6亿元。用地方面,在不改变土地用途且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对提高工业用地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省上确定的县(区)发展类型和的“工业主导、农业优先、产城融合、一县一业、做大做强”的强县域发展思路,进一步优化整合资源、集聚要素支撑,激发县域发展内生动力,全力在工业主导上促增量、在农业优先上提质量,加快推动传统农牧业转型升级,支持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煤化工和精细化工产业发展,构建数字经济产业体系,建设高水平的工业园区,以产业大提升夯实强县域基础、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再次感谢您对全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庆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年4月26日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