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庆阳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第D263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杨冶青委员:
您在庆阳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关于建设诚信政府的提案》收悉。我委会同市委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市电子政务和政府信息公开办公室深入分析研究了提案反映的问题及建议,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政务诚信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和先导,是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和优化营商环境的必然要求,对于进一步提升政府公信力、引领其他领域信用建设、培育诚信文明社会具有重要而紧迫的意义。庆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诚信政府建设,始终把依法行政、阳光行政和加强社会监督作为加强诚信政府建设的重要手段,不断健全制度体系机制,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强化监督考核问责和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持续推进重点领域政务诚信建设,通过建立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完善政务失信记录、实施失信惩戒和政务诚信评价机制等措施提升各级政府诚信行政水平和公务员队伍诚信履职意识,充分发挥政府对其他社会主体守法诚信的重要表率和导向作用,锻造出一支守法守信、高效廉洁的公务员队伍,树立起政府公开、公正、诚信、清廉的良好形象,营造出风清气正的良好社会风气,确保以优质廉洁高效的诚信政府服务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高位推动政务诚信建设
2018年,市政府办印发了《关于庆阳市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庆政办发〔2018〕141号),明确提出政务诚信建设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要求坚持依法行政、政务公开、勤政高效,坚持守信践诺和失信惩戒,推动政务诚信监督体系、信用管理体系和重点领域政务诚信等方面建设。
(一)建立政务诚信督导机制。建立以信用为核心的政务诚信监督体系,定期开展市县乡三级政务诚信监督检查,实施政务诚信考核评价,将考评结果作为对下级政府绩效考核重要参考。建立横向政务诚信监督机制,要求各县区、乡镇政府要依法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监督,接受同级政协民主监督。建立社会监督和第三方机构评估机制,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对政务失信行为进行投诉举报。
(二)健全政务信用管理体系。健全政务失信记录,依托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好政务信用数据库,要求县区政府及市直部门及时将本部门政务失信记录推送至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依法依规在“信用庆阳”网站进行公示,建立健全政务诚信评价机制,归集政务失信记录并依法依规公示,将政府失信行为纳入县区信用评价结果指标加强考评,加大政务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及时、准确、客观地将公务员在履职过程中因违法违规、失信违约被司法判决、行政处罚、纪律处分、问责处理的失信信息纳入政务失信记录。
(三)加强重点领域政务诚信建设。强化县级政府及部门信用信息归集和守信践诺机制,加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公共资源交易、招商引资、地方政府债务等重点领域政务诚信建设。建立健全政府严重失信事件责任追究制度,针对政府不守信践诺、“新官不理旧账”等损害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开展约谈并责令限期纠正。加强政府采购领域政务诚信建设,完善政府采购诚信体系,健全公共资源交易信用信息公开和共享制度,提高政务信息透明度。
二、全面推进政务信息公开
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政务公开工作部署,加大减税降费政策、稳岗就业、助企纾困等方面信息发布和精准推送,推进规划信息、重大决策信息通过各级政府网站集中发布。
(一)规范信息公开目录标准化。坚持格式统一、覆盖全面、指向精准的原则,修订完善全市政务公开互联网平台标准规范清单,明确市、县、乡三级政府及政府部门必设栏目和定期更新内容,做到以职责为根本,以网站栏目设置为实际,以标准化目录为指引的“应公开尽公开”制度。
(二)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制度化。按照行政权力运行26个重点领域的政务公开内容、标准、方式,全面梳理负面清单,在市政府门户网站集群设立一体化政务公开平台387个,归集全市决策、管理、执行、服务、结果公开信息,设置政务公开栏目1418个,对接行政执法综合监督、环保“信息强制性披露”等各类监管信息公开平台18个,实现已归集的涉企监管执法信息公示率100%。
(三)全面梳理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全面梳理政府信息公开制度54条,其中公开国家相关制度文件27条,省部级制度文件10条,制作并发布市级相关制度文件17条。2022年,全市各级政府及部门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08389条。其中:通过政府公报公开136条,政府网站公开65769条,政务微信公开12581条,今日头条公开1021条,其他政务新媒体公开16803条;通过报刊、广播、电视、公众查阅点、报刊栏、电子显示屏等其他渠道公开12079条。
三、抓好公务员队伍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公务员法》以及《公务员录用规定》《公务员调任规定》,着力从强化诚信建设、完善培训教育、细化考核机制等方面从严从实抓好公务员队伍诚信建设,发挥政务诚信对其他社会主体诚信建设的重要表率和导向作用。
(一)严把公务员信用审核关口。强化公务员录用调任信用记录查询,将做好查询公务员录用、调任人选社会信用记录工作作为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提升公务员队伍信用水平的关键抓手,明确在公务员录用、调任考察过程中“应当查询社会信用记录”“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人员不得录用、调任为公务员”等规定,严把信用审核关口,进一步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推动公务员录用、调任人选社会信用记录查询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二)加强公务员诚信教育培训。将诚信教育纳入公务员主题培训班次和领导干部培训课程内容。在2023年度公务员网络培训、新晋升科长任职示范培训班和公务员道德建设示范培训班中,将诚信教育、公务员职业道德纳入主要学习内容中,指导公务员明确原则底线,强化学法用法守法意识,不断提升公务员诚信意识和政府诚信行政水平。
(三)细化考核奖惩机制。加强对各县区各部门公务人员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力度,明确各单位主管及监管责任,细化各项考核奖惩机制,将公务员队伍服务水平和能力与考评结果和政府奖惩深入结合,将结果记录在案,作为定期考核或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并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切实提高公务员整体队伍素质和服务群众水平,牢固树立起为民服务意识。
四、持续改进工作作风
加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堤坝,扎实开展“两型”机关创建、“一把手走流程”模拟演练,“千名干部帮千企”助企纾困举措,倾听群众呼声,解决急难愁盼,剖析工作周期长、服务效率低、服务群众作风差等堵点症结,动真碰硬改进干部工作作风。
(一)以创建“两型”机关为引领优化营商环境。将创建“两型”机关融入“三抓三促”行动中,持之以恒推进亮牌服务、持证上岗、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群众评价、查处举报、末位问责“7项创建任务”,健全“我是谁-能办什么事-如何办事-多久办成-办不好将负什么责任”的工作落实机制。各级机关窗口亮牌服务、首问负责、引导群众评价监督等已成常态,服务事项全面公开,1291个市级驻厅事项中即办事项占比54.3%,办理时限平均压缩85.6%,居全省第5位,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公示、记录、审核)落到实处,柔性执法占比达到17.8%。
(二)以一把手“走流程”为引领提高服务效能。在全市各级窗口部门(单位)部署开展一把手“走流程”、科(室)长“坐窗口”体验行动,通过“走、查、看、听、研”发现整改窗口办理环节、审批效率、人员队伍等方面问题838个,最大限度压减涉企办事时限。企业开办只需0.5个工作日;项目用地许可等环节审批时限由20个工作日压减到3个工作日以内;不动产登记部分业务“立等可取”,企业间财产登记压缩至0.5天;“最多跑一次”办税事项扩大到178项;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率99.84%。
(三)以“千名干部帮千企”为引领提振企业信心。紧扣“推送政策、提振信心,减负减压、惠企扶企,一企一策、纾困解难”任务,全市共确定1193名干部包抓1151户企业,今年以来协调解决问题1717个,累计推送落实惠企政策90个,“六税两费”减免2134.68万元。截至5月底,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10729户,市场主体存量同比增长5.3%。
(四)倾听群众呼声解决急难愁盼。充分发挥“三个一”投诉渠道(一部专门的投诉举报电话、一个专门的投诉举报电子邮箱、一个专门的投诉举报信箱)作用,实行专人受理、限时办结、精准回访,累计受理群众投诉270件,办结247件,办结率91.48%,切实解决了一批富民惠民、营商环境、人事劳资、医疗卫生、征地拆迁等群众关注的难点问题。
五、强化督导检查问效
牢固树立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紧盯行动中的“庸懒散”“官本位”“七不为”等作风问题,强化督导检查,同步开展整治,挖掘反面典型,防止行动高开低走、虎头蛇尾,通过查处问责塑造良好干部形象,整治干部作风问题。
(一)落实“十项措施”强化行动导向。按照省“三抓三促”办关于《推动“三抓三促”行动走深走实十项措施》要求,结合庆阳实际,梳理细化出28项具体落实任务,印发工作通知,明确工作标准,强化机制保障,确保行动质量。累计排查整治履职尽责不力、工作作风漂浮、干部管理松散等方面突出问题599个,跟踪督办重点事项387个,查处问责作风问题239个。
(二)深化“两型”创建解决具体问题。通过“两型”机关创建,各级各部门累计解决制度建设、干部作风、运转效能、审核审批等方面具体问题2017个(件)。纪委监委聚焦项目审批、建设缓慢问题深入基层一线,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重点项目现场解剖麻雀、发现作风问题、集中开展整治,形成专题调研报告,为市委、市政府优化工作机制、提速项目建设提供参考。
(三)充分发动群众监督干部作风。专门开发评价系统,在全市各机关单位张贴“干部作风评价二维码”,将全市1628个单位57805名干部纳入评价体系,引导群众实时对干部工作作风、服务质量进行评价监督。对群众差评,第一时间进行反馈查处、警示教育,倒逼干部改作风、提效能、优服务。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收到群众评价777429人(次),差评170人(次),严肃处理和批评教育相关人员379人。
六、大力弘扬诚信文化
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形成崇尚诚信、践行诚信的良好社会风尚。通过加大媒体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诚信文化社会氛围,充分发挥媒体广泛社会影响力,推进廉洁文化建设,涵养清正廉洁价值理念,开展宣传健康积极向上的诚信思想,有效树立起政府的诚信形象。
(一)营造浓厚的诚信文化社会氛围。动员各行业各部门及县区紧扣诚信主题,充分利用“3·15”消费者权益日等大型活动日,借助各级各类政务服务窗口、社区文化平台、线上线下宣传等载体,多渠道、多方式开展诚信宣传和信用政策法规、信用知识和典型案例宣传,积极营造浓厚氛围,推进诚信教育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医院等活动,引导和规范信用行为,提升社会整体信用水平,为诚信政府建设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二)打造廉洁文化建设特色品牌。打造县区特色廉政文化品牌,在全市范围内明确南梁廉政教育馆、合水县村组干部廉政教育基地、环县山城堡战役纪念馆、西峰区“家风家训”馆等18处新时代廉洁文化传播示范基地。聚焦基层职务犯罪重点案件,拍摄制作《心存侥幸“赌”人生 监管缺失“责”难逃》等警示教育片,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以案为鉴、以案示警、以案明纪,教育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永葆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本色。
(三)涵养清正廉洁价值理念。积极传播廉洁文化,联合市委宣传部开展“廉洁微视频、漫画、微故事”有奖征集活动,评选出57部兼具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廉洁文化精品力作,在庆阳纪检监察网和“清廉庆阳”微信公众号开设榜样专栏,系统宣传先进典型的优秀品格,运用微信公众号传播平台宣传推介,激发全社会激浊扬清的主动性创造性,弘扬清正廉洁价值理念。激励全市干部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
感谢您对诚信政府建设工作的关注、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一如既往地重视诚信政府建设工作,切实维护好广大群众的利益。
联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综合科
联系电话:8615250
庆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年8月1日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