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市人大四届第三次会议第47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
孙晓英代表:
首先感谢您对庆阳经济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您在市人大第四届三次会议所提的《关于进一步推进诚信庆阳建设的建议》(第47号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诚信建设按照国、省、市总体部署要求有序推进,重点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健全组织机制,制定工作计划。根据国、省工作机构调整相关要求,成立了以市政府分管发改、金融的副市长任组长、副组长,发改、人行、宣传部等31个部门为成员的“庆阳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庆阳市贯彻落实甘肃省“十三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实施方案》,积极汇报市编委办批复在市发改委加挂了公共信用信息办公室牌子,各县(区)、各部门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配备了业务人员,全方位、多层次助推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二)强化制度设计,靠实工作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国、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政策文件,结合实际,各成员单位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全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强化金融支农工作的意见》《庆阳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庆阳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庆阳市编办关于开展全市机关编办直接管理机构编制的群众团体等机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赋码工作的通知》《庆阳市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实施方案》《庆阳市加强电子商务诚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庆阳市在行政管理事项中使用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抓促举措。
(三)开展联合惩戒,维护市场秩序。一是加强协调配合,积极扩大信用企业示范效应。以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为重点,开展了“百城万店无假货”、“重合同、守信用、十佳诚信企业”等评选活动;联合建立了异常纳税人名录库,重大案件涉案人信息库。全面落实惩戒措施,建立“红黑名单”制度,联合中级人民法院、工信委、人社局、环保局、工商局、食药监局等17个行业部门召开了诚信“红黑榜”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各自行业、领域诚信“红黑榜”名单,2017年共213户诚实经营、守法经营的企业列入诚实守信“红榜”名单;4个单位、82户企业和448名个人列入失信“黑榜”名单;办理食品药品行政处罚一般程序案件863件,对全市112户药械生产批发企业、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单位)信用等级进行了综合评定,增强了公众对企业的认知度。2018年发布诚信“红黑榜”情况1期,110户诚实经营、守法经营的企业列入诚实守信“红榜”名单;82户企业、350名个人列入失信“黑榜”名单;1户企业、3名个人履行了法院判决义务,从失信“黑榜”名单中予以撤销。二是全面推进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上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文件精神,制定了《庆阳市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庆阳市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实施方案》《庆阳市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办法(试行)》,构建政府、社会共同参与的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推动市场主体诚信经营,社会组织诚信活动,全体公民诚信为人,营造了诚信的社会环境。
(四)加快平台建设,助力“诚信庆阳”。为了更好整合全市各级行政机关、司法部门、事业单位、社团组织等在履行公共管理职能过程中产生的法人和自然人信用信息,形成上联国省、下通县区,横向连接市级政府部门全市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按照《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建设全省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的实施意见》(甘发改财金〔2016〕678号)的要求,建成了全市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实现了共享交换、信息档案查询和系统嵌入、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功能。
(五)突出政务诚信,发挥示范效应。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76号)《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甘政发〔2017〕48号)精神,进一步优化行政流程,继续清理、削减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推行网上服务、并联服务和服务质量公开承诺等措施,深化“放管服”改革,今年上半年取消调整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38项,取消中介服务事项52项,486项审批服务事项入驻政务大厅;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全面建成运行,实现省、市、县(区)三级纵向联通和市、县(区)两级部门政务外网全联通,实现网上受理、并联审批、网上监管。全面启动“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新增市场主体1.8万户。特别是针对政府机构失信问题,联合行业部门制定了《推进政府机构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对我市10家政府机构失信问题进行了全面治理,并如期退出黑名单。
(六)推进个人诚信建设,提升整体诚信水平。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98号)《甘肃省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甘政办发〔2017〕161号)文件精神,印发了《庆阳市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各行业监管部门已将失信个人名单在陇东报、掌中庆阳等媒体发布,接受监督和参与。大力弘扬诚信文化,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传播普及信用知识,营造“守信者荣、失信者耻、无信者忧”的社会氛围。
感谢您对全市诚信体系建设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推进诚信庆阳建设建言献策!
庆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8年9月25日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